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情话细说情话细说

充电时,先插手机还是充电器?这几种错误的充电方法,手机坏得快!

查看 我为人人 的更多文章我为人人2023-06-02【情话细说】3286人已围观

  手机电量还剩多少,对现代社会的许多人而言,都是一个“性命攸关”的问题。

  人们对手机充电的强烈需求,也让市面上催生出了许多噱头:无线充电,二倍速充电,以及能连着用一周的高能充电宝。

  乱花渐欲迷人眼,但到底什么才是手机充电的正确姿势呢?

  01

  手机一定要满充满放吗?

  关于充电,总流传着一些说法:手机电量耗尽再充电,每次要充满,这样才有利于电池保养,随时充会影响电池寿命。

  实际上,这些理论都比较过时了。

  早些年广泛使用的充电电池,比如镍镉电池,它的原材料主要是氢氧化镍以及金属镉,缺点很明显:有记忆效应。

  简单而言,当多次没有耗尽电量、没有将电充满时,电池容量就会“记住”充电与断电时的电量,分别将其视为电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导致电池容量减少。

  但现在,镍镉电池等由于重金属污染,重量高,能量密度低等原因已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锂离子电池。

  智能机采取的多是锂离子电池,比起镍镉电池,它的优点有:能量密度高,简单而言,就是同样的体积或重量下,储存的电量更多;记忆效应微弱,就算不充满电就拔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锂离子电池的注意事项恰恰和镉镍电池的相反:不要没电时再充,也不要充得过满,不需要每次都深度充放电。

  锂离子电池的寿命与充电周期相关,每当电量用了 100%,就实现了一个循环,循环得越多,电池寿命下降就越明显。

  一项针对 11 种锂离子的研究数据表明,在实现 250 次循环之后,电池容量都会发生明显的衰减。

  当实现 300~500 次循环之后,电池容量就会下降到原有的八成。

  这是什么原理?

  有资料显示,当对锂离子电池深度充放电时,正负极的材料结构会被破坏。而锂离子电池主要是依靠锂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移动来工作,一旦容纳它们活动的空间变少,电池容量也就会相应变低。

  所以,相比于“满充满放”,“多次少充”才是更适合现在手机的充电习惯。

  除了充电前后的电量,另一个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问题,同样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02

  先插手机还是先插充电器?

  是先把插头接入电源,再用数据线连接到手机,还是先把数据线连接到手机,再把插头接入电源?

  答案是:前者。

  都是充电,这样的细微差异会有什么影响呢?

  这里要引出一个知识点:中国居民用电的电压是 220V,但手机充电器的电压却往往在 5V 以内,在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器会将高压电流通过变压器转变为低压直流,再输送给手机。

  此时,若是将充电器接入手机再插到电源,就可能使充电器失去自调能力,从而输出浪涌电压

  浪涌,又名突波,是指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有时你插拔开关看到的闪亮火花,大多就是浪涌。虽然时间只有百万分之一秒,长久下来却能给手机电池带来不小的损害。

  而先把充电器插好,再连接手机时,这种情况就几乎不会发生了。除非电流本身不稳定。

  充完了,要先拔手机还是先拔插头呢?

充电时,先插手机还是充电器?这几种错误的充电方法,手机坏得快!

  答案是:先拔掉手机。因为在拔下充电器的那一刻,也会产生反向瞬时电流,加速电池的老化。

  原理看上去挺复杂,但是想记住插拔的正确顺序也不难。你可以试着把充电器、充电线和插座当作一体,充电时是手机“贴过来”,充满时则是手机“被抛弃”,这样操作,就安全多了。

  03

  充电宝充电也要注意

  很多人都会随身携带充电宝,以防出门在外找不着插座。它的确很便捷,一个小小的移动电源,就能维系手机的正常运转,简直是救星。

  但关于充电宝,也有许多噱头与误区。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自称 20000 毫安的充电宝。

  要知道,大部分手机,哪怕是旗舰版,电池容量也都在 5000 毫安以下。早些年的“钉子户”产品,甚至只有可怜的 2000~3000 毫安。买了 20000 毫安的充电宝,岂不是一家三口出行两天都不用愁了?

  当你真的买回来,才会知道,充不了两次就没电了。难道是商家在虚假宣传?其实,它们是玩了一个文字游戏。

  商家标出的容量,多是电芯本身的容量,也就是电池内多节锂离子电池电量之和,由于电量在转换过程中会出现损耗情况,充电宝能提供给手机的有效电量肯定是低于这个数据的。

  想知道充电宝真正能用多少次,就要仔细去翻看说明书中的小字:额定容量。这是实验室测试出的最小可放电容量。

  有家媒体曾做过测评,那些自称 20000 毫安的充电宝,实际容量最大的与最小的可以差到 4000 毫安,都够大部分手机完整充一次电了。

  在使用充电宝时,也要注意:由于充电宝采取的同样是锂离子电池,寿命同样受到充电周期的影响,最好不要长时间给充电宝充电。

  04

  如何正确充电?

  如果手机的使用也有短板效应,大概电量就是那块短板了。不过,在日常的使用中,也有一些你以为正确的充电方法,其实并不是。

  1.不能混用充电线、充电器?

  买手机送配套充电设备是惯例,可近些年来,有厂商打着环保之名不再赠送充电器,只能自己购买。官网上的价格太高,很多人就会选择便宜些的,觉得充电设备本身就是易损耗品,一没盯住家里的猫,充电线就被撕咬得无法使用了。这也就导致,很多人用了没多久,也许充电线、充电器和手机就不是配套的了。

  于是,许多传闻就出来了:不配套的充电器会导致电池短路,影响使用寿命。

  实际上,这个说法显然太小看充电器了。

  充电器内部一般都会带有智能芯片,识别手机所需的电流电压从而进行调整,比如说,你购买的是快充头,但是手机不支持快充,那么快充头就会自动调整为适合手机的输入电量。

  有人抱怨快充头不起作用,实际上就是这个原理。

  不过,在购买时也要尽量认准正规品牌,不要贪小便宜买到山寨,毕竟,山寨充电器里面的配置实在不好说,很可能识别不出手机所需电流电压,损坏手机。

  2.不要边玩边充?

  有人会认为,让电池放电的同时又充电,会影响寿命,其实,真正影响电池寿命的,是边玩边充导致的温度骤升。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玩高配置游戏,或者使用快充时,手机都会发烫。

  一份调查显示,就算是不用手机,温度升高依然会加速电池容量减少。

  所以,为了电池安全,最好还是别让它“一心多用”。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手机买太厚的保护壳。

  市面上现在有许多花里胡哨的保护壳,好看是好看,但并不是每款都适合手机。

  和电脑等设备一样,手机同样是需要散热的,如果把它包裹得严严实实,用得还是隔热材料,只会让手机外表看上去没什么划痕,内里早就有了损伤。

  为了避开高温,还要注意,睡前不要将手机放在枕头旁以及阳光下。这个举动,保护的不只是手机,更是你。

  参考文献:

  [1]Bergveld, H.J.; Kruijt, W.S.; Notten, Peter H. L. (2002-09-30).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Design by Modelling. Springer. pp. 38–. ISBN 9781402008320. Retrieved 5 June 2013.[2]"Voltage Depression ("Memory Effect")". Duracell.com. Procter & Gambl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March 3, 2009. Retrieved September 15, 2015.[3]Battery University. (2021). BU-802: What causes capacity loss?[4]Understanding memory effect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retrieve fromhttps://evreporter.com/understanding-memory-effect-in-lithium-ion-batteries/

  作者:李米 科普作者

充电时,先插手机还是充电器?这几种错误的充电方法,手机坏得快!

  审核:周晓亮 北交大物理实验室高级工程师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

  来  源: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

Tags: 电池

猜你喜欢

  • 电池针刺确保安全只是入门标准 银河L7首搭神盾电池安全系统-

    情话细说 电池针刺确保安全只是入门标准 银河L7首搭神盾电池安全系统-

    电池针刺确保安全只是入门标准 银河L7首搭神盾电池安全系统| 2米高度坠落+8mm钢针穿刺……吉利银河首搭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扛得住吗?5月13日,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汽中心)完成了首次基础安全测试。中汽中心新能源检...

    查看 clz123 的更多文章2023-06-295059人已围观

    阅读更多
  • 充电仅需18秒 新型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问世

    教育服务 充电仅需18秒 新型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问世

    科技日报合肥4月10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宋礼教授团队,基于插层型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同步辐射谱学表征,提出了插层剂诱导轨道占据的概念,开发出具有快速充电性能的铵根插层五氧化二钒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关成果...

    查看 clz123 的更多文章2022-10-202914人已围观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