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服务生活服务

湘漓镇:“六诊”模式畅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查看 我为人人 的更多文章我为人人2023-11-08【生活服务】41275人已围观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唐若彬 何燕)今年来,兴安县湘漓镇创新运用枫桥经验“六诊”(“问诊”“下诊”“坐诊”“急诊”“联诊”“回诊”)工作法,探索“人民调解建在组上”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民情、民需、民忧、民怨、民心为出发点,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着力提升调解服务质效,将人民调解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末梢,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农村矛盾纠纷的化解,必须把握好源头。兴安县湘漓镇探索出了“村民呼叫,干部即到,下访解民忧”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今年9月24日,麦源村微网格员张珍娟在线上发现,有人反映犁头咀村村民张某将野西瓜皮堆放在张某国的后墙角,堵住排水沟臭气熏天,为此两人发生矛盾纠纷。随后,麦源村委干部陈唐贵和张珍娟赶赴现场调解,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兴安县湘漓镇党委书记张峰说,通过“问诊”,网格员线上关注微信群,线下组建成由微网格调解员带队的红色巡逻队日常巡视,及时发现居民矛盾纠纷,当场介入初步进行调解。

  灵源村村民蒋某甲与蒋某乙房屋相邻,今年4月双方因道路改造引发争吵和肢体冲突。“司法所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人员前往查看。原来,双方纠纷的起因是蒋某乙对自家通行道路增高扩宽,导致地势高低发生变化,下雨时雨水顺着地势差流向了蒋某甲的院落里。”湘漓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李伟驰说,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背靠背的谈话方式,了解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想法和可接受的调解方案,凝结在邻里间的寒冰就此破除,双方恢复了往日的温暖寒暄。

  通过“下诊”,及时在矛盾的源头解决纠纷,变“群众‘向上跑’”为“调解员‘向下跑’”,下访深入基层,向群众调查取证,从证据层面推动问题解决。湘漓镇义和村委在村委设立了矛盾纠纷咨询“坐诊”点,由一名人民调解员每天坐班接待,为村民提供纠纷调解咨询和调解服务,此外还给予一些法律咨询援助。

  “今年2月,江口村委反映田树园村修复五狼浸堰坝,致使无山泉水渗漏,大坪村无饮用水可用,30余名大坪村村民带工具上山挖田树园村修复的堰坝,田树园村10余村民到现场阻止。我们镇党委书记张峰、人大主席唐军立即带领联系点副镇长蒋忠平及派出所、村委干部赶赴现场。”湘漓镇江口村党支部书记石元元说,到现场后经过一个多小时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将群众疏散,避免引起群体事件,两村友好协商达成协议。

  遇到紧急矛盾需要及时处理时,湘漓镇便启动“急诊”,做到简繁分流,涉及群体案件快速调解,防止矛盾扩大化。

  在农村,还有一种矛盾,各种因素导致错综复杂,便需要“联诊”。“网格员当场无法解决的,就及时记录,上报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发挥网格员、‘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作用,共同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李伟驰说,现在,湘漓镇每半个月至少召开一次研讨会制定化解方案,致力完成化解工作。

  “为了确保调解协议履行到位,网格员会在一到两天后到现场查看履行结果,这个过程也叫‘回诊’。”兴安县湘漓镇洲上村党支部书记赵建军说,通过“回诊”,及时掌握当事人的思想动态、对调解结果的满意程度、问题解决是否彻底。对解决不彻底,还存在隐患的矛盾纠纷,要进一步分析研判。通过回访,发现调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提升调解工作的质量。

  记者了解到,自“六诊”工作法实施以来,有事找网格员成为该镇各自然村新声音。网格员化身小区“和事佬”、人民调解员,搭建四方议事平台,共解决了邻里纠纷110余件,调解成功率98%。各自然村矛盾纠纷同比减少45%。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