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情话细说情话细说

一群90后让北京中轴线“活”起来

查看 我为人人 的更多文章我为人人2023-01-18【情话细说】2626人已围观

“我是镇水小神兽,请跟我来。”来北京中轴线游览的游客如果扫一扫沿路看到的游览二维码,这个蓝色的镇水小神兽“水灵龙”便会出现在手机中,以导游的身份带着游客“穿越时空”,回到百年前感受中轴线的魅力。

这是北京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北京河图联合发布的“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通过AR技术让虚实结合,让游客有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在App中,游客可以通过动画观看明清时期中轴线“前朝后市”的后市部分、看到钟鼓楼及积水潭一带在百年前的繁华商业街、了解古代寺庙建筑的制式和特点等画面。

该项目自2022年上线后,迅速成为网红App,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年轻人自发为该项目代言。90后杨琬洁是这个项目的参与人之一,她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女生,在这一过程中她觉得不是自己在助力中轴线的文化传承,而是中轴线不断给予她力量和感动。

杨琬洁说,小时候她在南城长大,经常到中轴线上的古建筑附近玩耍。近些年来,她发现老城变了,以前破旧的街道得到了整治,大杂院不杂了,老院子被保护起来了。2021年,她加入“万象中轴”项目组,更深入地了解了北京对于中轴线的保护。

在“万象中轴”项目组,杨琬洁第一次认真学习中轴线的历史,了解古都文化。她介绍,为了做好中轴线文化的挖掘,西城区文旅局找到了大量专家提供支持,这些专家会推荐专业的书籍,有些专家会拿出珍藏的古书带着工作人员一起研究,他们还会到博物馆学习,一遍遍翻阅过去的资料。

一群90后让北京中轴线“活”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北京及古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杨琬洁以地安门举例。

地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曾位于皇城北墙正中,与天安门相互对应,南对景山,北对鼓楼。1955年,因城市改造,地安门被拆除。“地安门也被叫作皇城北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与城墙相连构成了我们整个皇城,老北京有句话叫作‘内九外七皇城四’,地安门就是‘皇城四’中的门。”为了能让后人更完整地感受皇城历史和文化,“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的设计团队决定将地安门进行数字化还原,用科技手段“再造”一个地安门。

于是,他们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通过寻找老照片、历史学家、建筑专家、老北京人等多种渠道,反复请教专家论证地安门的历史原貌,最终用数字技术“重造”了地安门。游客跟着App中的导游“水灵龙”走到地安门的原址时,屏幕中便会浮现数字化的地安门,再现当年原貌。

“皇城北门是我们本次项目的亮点,这也是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意义所在。”杨琬洁说,“很多历史遗迹在发展过程中消失不见了,我们的项目让他们通过数字化手段重现,让大家知道历史沿革、历史故事,将古建筑美直观地呈现出来,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展示和表达。”杨琬洁说,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受益匪浅,项目结束后她则滔滔不绝地与人分享项目实施中学到的中轴线文化知识。

面对中轴线宏大悠长的历史,杨琬洁始终觉得自己仍在学习的路上,而依托着数字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像“万象中轴”的项目出现,新技术为古老中轴线带来新生机。

2022年7月,北京中轴线官方网站上线,采用一屏一景观、一步一洞天、一线一中轴的设计理念,细致拆解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价值和意义,用跨时空展界面,立体鲜活地再现北京老城印象。

今年3月28日,“辉煌中轴”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团队以数字化的方式复刻了北京中轴线7.8公里的景观,在投影与落地竖屏的联动演绎下,展现北京中轴线自元大都建都至今的历史演变。

“活化”中轴线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西城区文旅局局长靳真介绍,西城区在文物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展示传承新模式,围绕中轴线文化内涵,推出全新文旅品牌和消费场景,比如推出“打卡鼓西、漫步斜街”文化消费活动,用“文化探访、快闪市集、鼓西共创荟、微展览、线上打卡积分换礼”等一系列文化消费活动全面呈现鼓西大街近800年的历史积淀和记忆符号;升级改造新华书店·为宝书局,书店与北京中轴线的空间序列一一对应,穿梭在书店里,像是漫步在一座微缩城市中。此外,西城区还推出 “白塔夜话”“我在中轴修文物”等文化品牌,编写了《探访北京中轴线》等书册,让更多游客打卡中轴线,亲近文化遗产。

一群90后让北京中轴线“活”起来

在这样的氛围中,伴随着中轴线保护工作的深入,杨琬洁感到越来越多同龄人或者比自己年轻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这样的感受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持。近期,北京市发布《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可持续》报告,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北京中轴线全面保护体系逐渐完善,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人群凸显“年轻态”,28岁至35岁青年群体占比近五成,这表明有利于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社会传承和代际传承。

“现在很多小学生对中轴线也有很多认知,他们用画笔、相机记录下中轴线的样子,我们实现了中轴线保护人人参与的目的。这对我们整个北京首都的保护也是一种提升。”杨琬洁说,伴随着越来越多游客喜欢中轴线,如今她也通过科技手段让更多人了解了北京文化、中国文化,她很骄傲自己能够为家乡做一点小贡献,“我也希望能尽最大的努力把北京的故事讲好,把中国的故事讲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实习生 赵梦依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责任编辑:冯峥

Tags: 地安门 北京中轴线 文物

猜你喜欢

  • “刷国保”的人正在打卡全中国

    旅游服务 “刷国保”的人正在打卡全中国

      北庭故城遗址。生笑供图   “在青岛一天狂走17个景点”“特种兵6小时突击上海”“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旅游6个省”……“五一”假期前后,“特种兵式旅游”席卷社交平台,许多年轻人比拼着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卡最多景点。因为花费少、速度快,打卡景点多...

    查看 clz123 的更多文章2023-04-243832人已围观

    阅读更多
  • 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

    情话细说 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

    原标题: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 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展览人气火爆,引发热议;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毛绒玩具网上走红,一马难求……近几年,博物馆的社会关注度、话题度不断升高,频频“出圈”,这是公众对博物馆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意味着博物馆有了更多责任。 2023年“5...

    查看 clz123 的更多文章2023-04-123754人已围观

    阅读更多
  • 遗址“生长” 文物“说话”

    旅游服务 遗址“生长” 文物“说话”

    核心阅读 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历经4次考古发掘,在原址上建立博物馆。遗址之上,巨型幕布打造沉浸空间,模拟还原宫殿的建造过程;走近遗迹,AR透明屏再现古代生活……博物馆巧用数字化手段,让游客更直观地读懂遗址,感受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之美。 浙江杭州城,吴山下,中河...

    查看 clz123 的更多文章2023-02-165054人已围观

    阅读更多
  • 我国将试点建设三至五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

    情话细说 我国将试点建设三至五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

    从国家文物局获悉,5月6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游径通知》),就相关工作进行部署。 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有机关联、串珠成链,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

    查看 clz123 的更多文章2023-01-174531人已围观

    阅读更多
  • “看展式社交”很新潮,你在博物馆有过“奇遇”吗?

    旅游服务 “看展式社交”很新潮,你在博物馆有过“奇遇”吗?

    这些年,常有文物被发布到网上后一炮走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乐于走进博物馆,“看展式社交”成为了当下年轻人喜爱的社交方式之一。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社交平台上“博物馆奇妙日日夜夜”话题里,大家陆续分享着自己逛博物馆遇到的趣事和心得,而更多网友则从中种草了不少冷...

    查看 clz123 的更多文章2023-01-144547人已围观

    阅读更多